本發明涉及生態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用隔離裝置。
背景技術
發展生態養殖成為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一個方向,而在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過程中,為了防止魚類之間排泄物相互污染,需要對養魚池進行隔離,如公開號為CN107646774A的專利,其中主要是通過立柱與側板架圍成分割,從而對魚池進行隔離處理,不僅對魚類排泄物進行隔離,同時也對水域進行隔離,不便于水資源的循環使用,這種方式存在隔離裝置長時間在水中,側板容易腐爛,不便于對側板進行更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用于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用隔離裝置,能夠解決側板容易腐爛,不便于對側板進行更換和不便于水資源的循環使用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用隔離裝置,包括魚池、清理機構和固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魚池的內部設置有隔離濾網,魚池的一側設置有安裝箱;
所述清理機構包括驅動組件和清理組件,驅動組件和清理組件分別位于隔離濾網的上方和隔離濾網前側;
所述固定機構設置于隔離濾網上。
優選的,所述安裝箱的內部設置有轉動機構,所述轉動機構包括安裝板、驅動電機、第一轉動軸、轉動盤、滑桿、滑塊、齒板、升降板、掛鉤、吊環和固定板,安裝板固定安裝于安裝箱的內部,驅動電機固定安裝于安裝板的底部,第一轉動軸轉動安裝于安裝板的頂部,驅動電機的互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延伸至安裝板的上方并與第一轉動軸固定連接,轉動盤固定安裝于第一轉動軸的頂端,滑桿固定安裝于轉動盤的頂部,滑塊滑動安裝于滑桿的外外壁,齒板固定安裝于滑塊的前側外表面,升降板固定安裝于齒板的一側外壁,掛鉤固定安裝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板設置于升降板的下方,吊環固定安裝于固定板的頂部,吊環與掛鉤為相扣接設置,將隔離濾網進行升降后,將隔離濾網轉動至另一邊,進而便于后續對隔離濾網進行更換,同時便于對隔離濾網進行角度調節,使隔離濾網與魚池完全吻合,進而增加隔離濾網的隔離效果。
優選的,所述安裝箱的上方設置有升降機構,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第一電機固定板、第一電機、第二轉動軸和齒輪,第一電機固定板固定安裝于滑桿的外壁,第一電機固定安裝于第一電機固定板的一側外壁,第二轉動軸轉動安裝于第一電機固定板的另一側外壁,第一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延伸至第一電機固定板的另一側外壁并與第二轉動軸固定連接,齒輪套設于第二轉動軸的外壁,齒輪與齒板相嚙合,對隔離濾網進行升降處理,一方面可使隔離濾網的底部與魚池完全吻合,增加隔離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對隔離濾網進行升降,便于將隔離濾網打撈起,對隔離濾網進行更換,增加裝置的實用性和減少養殖人員的勞動強度。
優選的,所述驅動組件包括第二電機固定板、第二電機、螺紋桿和限位桿,第二電機固定板固定安裝于固定板的底部且第二電機固定板的數量為兩組,第二電機固定安裝于第二電機固定板的一側外壁,螺紋桿轉動安裝于兩組第二電機固定板的相鄰側壁,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延伸至其中一組第二電機固定板的另一側外壁并與螺紋桿固定連接,限位桿固定安裝于兩組第二電機固定板的相鄰側壁,清理組件包括移動塊和移動桿,移動塊設置于螺紋桿和限位桿上,移動塊與螺紋桿螺紋安裝,移動塊與限位桿滑動安裝,移動桿固定安裝于移動塊的底部,移動塊的后側固定安裝有毛刷,移動塊和毛刷位于隔離濾網的前側且與隔離濾網為相接觸設置,對隔離濾網上的雜質和排泄物進行清理,防止隔離濾網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容易被魚類排泄物堵塞,從而可以有效的延長隔離濾網的使用壽命,相比傳統的隔離裝置,該隔離裝置能夠有效的促進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同時可增加隔離裝置的可持續使用時間。
優選的,所述固定機構包括連接柱、夾持固定架、固定塊和固定螺栓,連接柱固定安裝于固定板的底部,夾持固定架固定安裝于連接柱的底部,隔離濾網的頂部開設有兩組洞口,洞口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塊,固定塊和夾持固定架上均開設有螺紋孔且位置一致,螺紋孔的內部螺紋安裝有固定螺栓,便于對隔離濾網進行安裝和拆卸,裝置結構簡單,便于對隔離濾網進行固定,同時固定后隔離濾網的穩定性高,并且便于后續對隔離濾網進行拆卸和更換,減少養殖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促進安裝和拆卸的效率。
優選的,所述安裝箱埋設固定于地下,安裝箱的頂部為開口設置,安裝箱的一側外壁開設有三組輸水孔,下雨時,防止雨水在安裝箱的內部堆積。
優選的,所述第一電機固定板的形狀為L形,便于對第一電機進行固定。
優選的,所述限位桿和螺紋桿均為位于連接柱的前側且移動塊和移動桿在移動過程中不與連接柱相接觸,防止移動塊和移動桿在移動過程中與連接柱碰撞,造成裝置無法正常運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該用于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用隔離裝置,通過安裝板、、第一轉動軸、轉動盤、滑桿、滑塊、齒板、升降板、掛鉤、吊環和固定板的配合使用,將隔離濾網進行升降后,將隔離濾網轉動至另一邊,進而便于后續對隔離濾網進行更換,同時便于對隔離濾網進行角度調節,使隔離濾網與魚池完全吻合,進而增加隔離濾網的隔離效果。
(2)、該用于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用隔離裝置,通過第一電機固定板、第一電機、第二轉動軸和齒輪的配合使用,對隔離濾網進行升降處理,一方面可使隔離濾網的底部與魚池完全吻合,增加隔離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對隔離濾網進行升降,便于將隔離濾網打撈起,對隔離濾網進行更換,增加裝置的實用性和減少養殖人員的勞動強度。
(3)、該用于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用隔離裝置,通過第二電機固定板、第二電機、螺紋桿、限位桿、移動塊和移動桿的配合使用,對隔離濾網上的雜質和排泄物進行清理,防止隔離濾網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容易被魚類排泄物堵塞,從而可以有效的延長隔離濾網的使用壽命,相比傳統的隔離裝置,該隔離裝置能夠有效的促進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同時可增加隔離裝置的可持續使用時間。
(4)、該用于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用隔離裝置,通過連接柱、夾持固定架、固定塊和固定螺栓的配合使用,便于對隔離濾網進行安裝和拆卸,裝置結構簡單,便于對隔離濾網進行固定,同時固定后隔離濾網的穩定性高,并且便于后續對隔離濾網進行拆卸和更換,減少養殖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促進安裝和拆卸的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地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電機固定板的俯視圖;
圖3為本發明夾持固定架的右視圖;
圖4為本發明滑桿的俯視圖;
圖5為本發明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B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C部放大示意圖。
附圖標記:魚池1、隔離濾網2、安裝箱3、轉動機構4、安裝板401、驅動電機402、第一轉動軸403、轉動盤404、滑桿405、滑塊406、齒板407、升降板408、掛鉤409、吊環410、固定板411、升降機構5、第一電機固定板501、第一電機502、第二轉動軸503、齒輪504、清理機構6、驅動組件61、第二電機固定板611、第二電機612、螺紋桿613、限位桿614、清理組件62、移動塊621、移動桿622、固定機構7、連接柱701、夾持固定架702、固定塊703、固定螺栓704。
具體實施方式
本部分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在附圖中示出,附圖的作用在于用圖形補充說明書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夠直觀地、形象地理解本發明的每個技術特征和整體技術方案,但其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過等理解為不包括本數,以上、以下、以內等理解為包括本數。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區分技術特征為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先后關系。
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設置、安裝、連接等詞語應做廣義理解,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結合技術方案的具體內容合理確定上述詞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1-7,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生態養殖領域的養魚用隔離裝置,包括魚池1、清理機構6和固定機構7,魚池1的內部設置有隔離濾網2,魚池1的一側設置有安裝箱3,安裝箱3埋設固定與地下,安裝箱3的頂部為開口設置,安裝箱3的內部設置有轉動機構4,安裝箱3的上方設置有升降機構5,清理機構6包括驅動組件61和清理組件62,驅動組件61和清理組件62分別位于隔離濾網2的上方和隔離濾網2前側,驅動組件61可驅動清理組件62相對于隔離濾網2橫向移動,轉動機構4可驅動動驅動組件61和清理組件62相對于魚池1轉動,升降機構5可驅動驅動組件61和清理組件62相對魚池1縱向移動,固定機構7設置于隔離濾網2的上,固定機構7的數量為兩組且呈中心對稱,轉動機構4可驅動動固定機構7相對于魚池1轉動,升降機構5可驅動魚池1相對魚池1縱向移動。
進一步的,安裝箱3的一側外壁開設有三組輸水孔,在下雨時,防止雨水在安裝箱3的內部堆積。
實施例二;
請參閱圖1-7,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上,轉動機構4包括安裝板401、驅動電機402、第一轉動軸403、轉動盤404、滑桿405、滑塊406、齒板407、升降板408、掛鉤409、吊環410和固定板411,安裝板401固定安裝于安裝箱3的內部,驅動電機402固定安裝于安裝板401的底部,第一轉動軸403轉動安裝于安裝板401的頂部,驅動電機402的互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延伸至安裝板401的上方并與第一轉動軸403固定連接,轉動盤404固定安裝于第一轉動軸403的頂端,滑桿405固定安裝于轉動盤404的頂部,滑塊406滑動安裝于滑桿405的外外壁,齒板407固定安裝于滑塊406的前側外表面,升降板408固定安裝于齒板407的一側外壁,掛鉤409固定安裝于升降板408的底部,固定板411設置于升降板408的下方,吊環410固定安裝于固定板411的頂部,吊環410與掛鉤409為相扣接設置,控制驅動電機402的啟動,帶動第一轉動軸403轉動,帶動轉動盤404轉動,帶動滑桿405轉動,進而帶動齒板407和升降板408轉動,帶動掛鉤409、吊環410和固定板411轉動,帶動隔離濾網2轉動,將隔離濾網2轉動至魚池1的上方,將隔離濾網2進行升降后,將隔離濾網2轉動至另一邊,進而便于后續對隔離濾網2進行更換,同時便于對隔離濾網2進行角度調節,使隔離濾網2與魚池1完全吻合,進而增加隔離濾網2的隔離效果。
進一步的,升降機構5包括第一電機固定板501、第一電機502、第二轉動軸503和齒輪504,第一電機固定板501固定安裝于滑桿405的外壁,第一電機502固定安裝于第一電機固定板501的一側外壁,第二轉動軸503轉動安裝于第一電機固定板501的另一側外壁,第一電機502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延伸至第一電機固定板501的另一側外壁并與第二轉動軸503固定連接,齒輪504套設于第二轉動軸503的外壁,齒輪504與齒板407相嚙合,控制第一電機502的啟動,帶動第二轉動軸503和齒輪504轉動,進而帶動齒板407向上移動,帶動滑塊406在滑桿405上向上滑動,然后帶動隔離濾網2向上移動,對隔離濾網2進行升降處理,一方面可使隔離濾網2的底部與魚池1完全吻合,增加隔離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對隔離濾網2進行升降,便于將隔離濾網2打撈起,對隔離濾網2進行更換,增加裝置的實用性和減少養殖人員的勞動強度,第一電機固定板501的形狀為L形,便于對第一電機502固定。
更進一步的,驅動組件61包括第二電機固定板611、第二電機612、螺紋桿613和限位桿614,第二電機固定板611固定安裝于固定板411的底部且第二電機固定板611的數量為兩組,第二電機612固定安裝于第二電機固定板611的一側外壁,螺紋桿613轉動安裝于兩組第二電機固定板611的相鄰側壁,第二電機612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延伸至其中一組第二電機固定板611的另一側外壁并與螺紋桿613固定連接,限位桿614固定安裝于兩組第二電機固定板611的相鄰側壁,清理組件62包括移動塊621和移動桿622,移動塊621設置于螺紋桿613和限位桿614上,移動塊621與螺紋桿613螺紋安裝,移動塊621與限位桿614滑動安裝,移動桿622固定安裝于移動塊621的底部,移動塊621的后側固定安裝有毛刷,移動塊621和毛刷位于隔離濾網2的前側且與隔離濾網2為相接觸設置,控制第二電機612的啟動,帶動螺紋桿613轉動,帶動移動塊621在限位桿614上橫向滑動,從而帶動移動桿622和毛刷橫向移動,對隔離濾網2上的雜質和排泄物進行清理,防止隔離濾網2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容易被魚類排泄物堵塞,從而可以有效的延長隔離濾網2的使用壽命,相比傳統的隔離裝置,該隔離裝置能夠有效的促進水資源的循環使用,同時可增加隔離裝置的可持續使用時間,限位桿614和螺紋桿613均為位于連接柱701的前側且移動塊621和移動桿622在移動過程中不與連接柱701相接觸,防止移動塊621和移動桿622在移動過程中與連接柱701碰撞,造成裝置無法正常運行。
其次,固定機構7包括連接柱701、夾持固定架702、固定塊703和固定螺栓704,連接柱701固定安裝于固定板411的底部,夾持固定架702固定安裝于連接柱701的底部,隔離濾網2的頂部開設有兩組洞口,洞口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塊703,固定塊703和夾持固定架702上均開設有螺紋孔且位置一致,螺紋孔的內部螺紋安裝有固定螺栓704,將固定塊703插進夾持固定架702中,然后控制固定螺栓704的轉動,利用固定螺栓704與固定塊703和夾持固定架702螺紋安裝,進而將夾持固定架702和固定塊703固定,便于對隔離濾網2進行安裝和拆卸,裝置結構簡單,便于對隔離濾網2進行固定,同時固定后隔離濾網2的穩定性高,并且便于后續對隔離濾網2進行拆卸和更換,減少養殖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促進安裝和拆卸的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時,將固定塊703插進夾持固定架702中,然后控制固定螺栓704的轉動,利用固定螺栓704與固定塊703和夾持固定架702螺紋安裝,進而將夾持固定架702和固定塊703固定,然后控制第一電機502的啟動,帶動第二轉動軸503和齒輪504轉動,進而帶動齒板407向上移動,帶動滑塊406在滑桿405上向上滑動,然后帶動隔離濾網2向上移動,然后控制驅動電機402的啟動,帶動第一轉動軸403轉動,帶動轉動盤404轉動,帶動滑桿405轉動,進而帶動齒板407和升降板408轉動,帶動掛鉤409、吊環410和固定板411轉動,帶動隔離濾網2轉動,將隔離濾網2轉動至魚池1的上方,然后關閉驅動電機402,然后控制第一電機502反向轉動,帶動第二轉動軸503和齒輪504反轉,進而帶動齒板407向下移動,帶動隔離濾網2向下移動,從而對魚池1進行隔離處理,需要對隔離濾網2進行清理時,控制第二電機612的啟動,帶動螺紋桿613轉動,帶動移動塊621在限位桿614上橫向滑動,從而帶動移動桿622和毛刷橫向移動,進而對隔離濾網2的表面的雜質進行清理。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所述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